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

2011年3月13日台艺大参观孙公纪念室及乐器室雅集

这是第一次邀请孙老师资深大弟子们来参观台艺大老师纪念室,有庄秀珍老师(及四位弟子),陈美利老师、叶绍国老师、邓丰毅师姐、李枫老师、孙于涵老师、黄永明老师及本人(陈雯)。并在中国音乐学系乐器室雅集。一场难得的聚会,李枫老师说是世纪的聚会,因为大家上次见面是上个世纪的事。
照片拍摄:黄永明老师

2011年3月13日台艺大参观孙公纪念室及乐器室雅集





2011年3月9日星期三

叶绍国教授文章

贴上叶绍国教授文章4篇。
感谢叶教授授权并提供文章,丰富这个网页。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下)

Gmail Calendar Documents Photos Reader Web more ▼Sites

Groups

YouTube

Images

Videos

Maps

Translate

Scholar

Blogs

Realtime

even more »
lanlingqs@gmail.com | Settings ▼ | Sign outDocuments settings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下)

葉方龢

中華日報副刊 71.1.20

造琴製絃

琴人之培養,琴樂之推廣,皆有賴良好琴器之供應,所謂「工欲善
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者也。遷台早期無琴無絃可用,此現象一直持續
到四、五年前;根據琴府琴人錄所載,台灣最早做琴者首推孫師毓芹。
其次是胡瑩堂先生於民國五十二年指導容天圻先生與工匠蘇爰林合
造一琴名「海潮音」
。後繼者有福玉華樂器店、陳先進工藝社,惟二
家造器不合法制,全然無法顯示琴音之美。孫師有鑑於此,特購梧桐
木,根據與古齋琴譜所載精心研究,對琴音之分析精闢入微,曾親製
雲韶、廣長舌、玄瑜、佛音等琴,舉凡古琴之病,一經孫師手則必然
病除,自此十餘年經孫師悉心教導而製琴有成者,有唐健垣、葉世強、
林立正、吳宏銘諸君,及趙璞先生及其子趙元成君。

孫師教授造琴盡傳所學,常為一音之差而重剖琴腹修訂之。猶記得
葉兄造琴時,每攜新造之琴求教於孫師,師徒二人廢寢忘食,莫不研
究淋漓盡緻而後已;蓋造琴工藝自成一道,無論選材、厚薄、弧度、
漆灰、磨面、鑲徽、製龍齦、膠合及諸琴制等在在繁複而精緻,為他
種樂器望塵莫及。此何以自古名琴被視為天下名器;亦何以晉琴、唐
琴至今猶完好可用,而宋明之琴所在多有之故。

葉兄原是藝術家,造琴如藝術創作,磨造過程全憑手工,其於選材
之精、琴制之美、琴音之善,雖明朝古琴之中品無以出其右,故能享
譽海內外。唯其製琴、嘔心瀝血,一年至多不過兩張,琴友訂琴雖翹
盼多年猶不可得。林君造琴,經七年艱苦,於技法純熟後,部分參用
科技工具,速度稍快,近年年產可達十琴,而其產品精良直追葉兄之
後,尤以漆灰之調製研究有獨步之心得,至此國內琴荒始解。吳賢弟
於藝術創作及修禪之餘始學造琴,初造一張,費時一載,辛苦備嘗,
其琴形制,聲音盡得樸雅圓潤。趙氏父子以造國樂器之基礎就教於孫
師,造琴雕鏤精細,據云音色亦佳。唐兄最早從師學,六十一年曾以
容氏致贈之琴材斷寒泉、漱玉、飲水三琴,當時頗富令名,近年負笈
美洲,不造久矣!

除孫門外,義父在世亦曾指導工匠製琴數張以供初學,容天圻先生
亦教導簡良讚、陳清俊、康維人三人 琴,共有十餘張,以容君曾親
自造琴且參古法,在其指導之下品質必不差,余憾未曾親聆其精品;


最近新竹鄭文卿君,公餘悉遵古譜、自行摸索造琴,初製二張音色亦
稍有可取,由此知若能精心研析,亦可造琴自用。

製絃方面:據文獻記載,在台灣余義父母朱龍庵伉儷最早精研古
法,自製琴絃,義母嘗謂我:
「以手工製絃、艱困難成,往往一日不
過二絃。」筆者初習琴時,琴絃仰給於香港,不但品質粗糙,且時有
時無,四、七兩絃易斷,無以補給,則以等細之釣魚絲暫代之;尼龍
絃振幅小、音波短,彈琴往往不得餘韻;近兩年經海外琴友幾番週折,
始得較精細之杭絃,然亦非隨時可供應;以台灣偌大之區,琴絃不能
自給究非上策,於是孫師年前特託其習科學之道友王徵士先生,參研
古法而輔以科學技術,以便質佳而量眾,王老前輩遂以不同材料組成
數種琴絃,今已初試完成,曾邀數琴友試鼓之,以辨音質之良窳;眾
以為最佳者,乃遵古法所製之蠶絲絃也。

蠶絲製絃以律呂數為準則,其音聲樸美、自然而圓潤,久聽不厭膩
煩躁,可以滌盡凡慮;士大夫據以為修身之器,其來有自。近年,大
陸上流行使用金心纏絃,其優點為音量稍大,音質華麗,可耐潮,然
而夾雜金屬殺伐之氣,不耐久聽,且有失古琴原味;余以為演奏會若
採用此絃,透過擴音器,正可減除左手擦絃聲,效果易彰;若為彈琴
自賞,則屬等而次之;若如梁文所云為琴上加裝擴大器,不僅破壞琴
音之美,且將彈琴宣和養素之宗旨欺凌殆盡,筆者以為極不可取。

琴書譜之編印

十年前,學琴者除向授課老師索譜抄錄外,街坊甚難覓得琴書譜,
遷台早期,章太師曾編篡研易習琴齋琴譜,韓鏡塘先生曾縮版印琴學
入門、春草堂四均,平沙、陽關三疊數種版本,流水譜、琴操等小冊,
供琴友使用,然數量甚少且流傳不廣,待筆者習琴時,早已不見蹤影。
彈琴者欲考查作曲年代、創作者、琴制、琴律等諸多阻滯,唐健垣君
有鑑於此,於民國五十九年起攜其賢室賴詠潔女士,遍訪琴人事跡,
商借古本琴論、琴譜;甚至向國立中央圖書館借善本琴譜,親自彩繪
精鈔,夫婦二人歷經生活拮据、心力交瘁之苦,費時四載,終編篡成
「琴府」大書,約三千頁,其內容包羅唐宋明清以迄民初各代琴譜、
論十餘種,琴文近百篇,以及近代琴人錄一卷,更將著名琴曲譯為簡
譜以利後學,凡偽書、訛刻、版本同異悉經校刊;此書將成,商得聯
貫出版社勉為其難代為付梓;不料消息傳揚後,備受矚目,海內外公
私訂購絡繹於途。今學琴者人手一套,視為不可輕離之寶典;原視為
偏僻冷門之書,已不只再版一次,此萬非當初所能逆料,而唐君對琴
學保存發揚之功,難有望其項背者。


除琴府外,國內目前可購得之琴譜尚有:
「梅庵琴譜」
再版本影印,
由香港書局出版;明、張廷玉所輯「新傳理性元雅」
,世界書局印行;
明、嚴澂輯「松絃館琴譜」
,清、程雄輯「松風閣琴譜」皆係商務書
局四庫本 以及學藝出版社出版梁銘越先生著述之學位論文。

就上四項所述,可證十年以還,琴人前仆後繼、蓽路襤褸之功,早
期鄭穎孫琴家攜琴避居台灣,只能目識琴中趣,不得手勞絃上音之窘
境,已非今日琴友所能想像。然而面對琴道之悠遠高明,琴人絲毫無
法以現狀為安。在我國音樂史上,古琴歷史之悠久、文化象徵之鮮明,
典籍、文物留存之豐富,蔚為我國音樂藝術之瑰寶,當今中國樂器中,
「古琴」獨受中外民族音樂學家之重視;然而,環顧國內,目前卻無
一專司機構研究整理,也無專門的民間團體倡導規劃、紮根、推廣的
工作,幾全任憑琴友個別擔負;在社會進步日新月異之時,琴道復興
宛如蝸牛徒步,如今琴家皆已近古稀,新生代(琴齡十年左右)多只
三十齡許,平素琴友務其正業分散各地,即專攻之琴友亦須賴教他種
樂器維生。面對此景,不禁令人心情沉重;發揚琴道之路途原本漫長,
今後我輩琴人承先啟後之責任將更形艱鉅,惟亦深盼有關機構能及時
重視此精緻文化,善加扶植發揚,則為我民族音樂之幸。
--紹國于淡江大學會文館,1982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上)

Gmail Calendar Documents Photos Reader Web more ▼Sites

Groups

YouTube

Images

Videos

Maps

Translate

Scholar

Blogs

Realtime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上)

葉方龢

中華日報副刊 71.1.19

六十九年初夏國父紀念館舉行「太古遺音古琴演奏會」
,首創卅年
來純古琴音樂演出之例,聲名遠播海內外,自此國內古琴活動由沉寂
轉為活潑,琴樂亦日受重視;值此氛圍中,梁在平先生亦於去歲十一
月廿一日在中央副刊發表「琴道復興之途徑」一文,梁先生以古稀高
齡而欲發揚琴道,精神可令後生感佩;但因其平生致力箏樂,而對琴
道之實際進展情況,不免多有隔閡。致使眾多默默耕耘之琴界前輩及
友人之頁獻淹沒不彰。筆者習琴至今十餘年,於老輩琴家多為師長,
與青年琴人多為摯友,於台灣地區琴道發展之現況,身歷其間、耳熟
能詳,是以於授課之餘,考訂資料,以補梁文之不足。

記得筆者初習之際,不僅好琴難求,好絃更為難得,琴人分布疏落,
梁老文中所提當年工匠造琴之陋及吾義父母製絃之窘,可謂寫實逼
真,然而拜三十年社會安定繁榮之賜,加以前輩琴家埋頭努力繼絕存
亡,此十年以來,古琴之發展已異昔日。茲就琴人之培養、琴樂之推
廣演出、造琴製絃、琴書譜之編印四項論列於后:

琴人的培養

古琴音樂原屬文士生活的一部份,是以音聲宣和心志、調暢性情,
故平時多為二、三友好雅聚,不多公開彈奏,學琴亦採私相授受方式,
此傳統仍沿襲至今。

十餘年前,台灣地區授琴之琴家較著者有四,高雄有胡瑩堂先生,
彰化有朱龍庵先生,台北有吳宗漢先生及章梓琴先生:前三家分別於
正業之餘兼授琴課,其中以胡翁最為年長,有七十餘高齡;吳師次之;
義父朱老再次,亦已近七十高齡矣。三家琴齡皆有四、五十年,所居
之處成為琴人雅集之所。當其時,章太師已逼近九十高壽,耳為鞭炮
震聾不復授課,而由其高足孫師毓芹及汪振華先生、候濟舟女士代為
授琴,而三者亦近六十齡矣!

自民國六十一年起,琴壇迭有變化,先是吳師旅美,次年胡翁、章
老於數日之內相攜辭世,而吾義父朱氏亦於六十四年西歸。當是時,
琴壇耆宿凋零,各報皆有刊載,一時間頗有蕭索之氣。所幸,孫師自
六十一年起受聘藝專、文化學院國樂科系,擔任琴課,吳門弟子率多
再學於其門下。前後十年,培養青年琴者將近百人,其盛況凌越往昔。

1

其中經常操縵者,除參與太古遺音演出之陳管雲、莊秀珍、張伶俗、
鄧豐懿、葛瀚聰及筆者外,尚有梁淑珍(再學於容氏)
、王海燕、張
尊農、尹麗芬、王競雄、李楓、李美泚、鍾玫容等已學有小成,且可
任教琴課;此外汪先生、候女士亦收少數古琴學生,較有心者為唐久
寵先生;南部則有胡翁弟子容天圻先生繼續琴課,弟子中之好手有簡
良讚、施桂珍二位;中部因義父之逝,所收之琴弟子星散各地,惟高
足顏貴繡女士仍自彈不輟。此外,尚有瑩翁臨去前一年所納弟子張清
治先生,近年打譜用力甚勤,刻在文化大學兼授琴課。而梁在平先生
及吾義母朱吳筠如女士近一年亦重理舊縵,誠可喜之事。然此間琴家
功力深厚者,如高雄李傳愛女士,北投琴正女士,在大陸均曾投拜名
師門下,來台後,復從遊於瑩翁,均有四十餘年琴齡,然以家務繁瑣,
僅以琴自娛,未正式收徒課琴,此誠琴界之憾事也。

其他旅居海外自由地區者,在美有吳宗漢師、呂振原、培原兄弟、
梁銘越博士、唐健垣君、陶筑生、夏天馬等諸家,旅居星洲者有王叔
岷、韓淑玲、饒宗頤先生,香港地區則有蔡德允女士、容思澤、盛運
策諸家,其中蔡女士已七十高齡,琴詣極高,兼擅詩文書畫,香港年
輕琴人泰半出其門下,吾曾謀面者惟劉礎華女士,彈琴韻味甚佳,不
愧名師出高徒。

尚有若干琴人礙於境遇久已不彈者,如李漱六、呂佛庭、廖德雄、
梁李若蘭等前輩及朱玄女士等。

琴樂之推廣演出

琴人雅集的傳統史不絕書,抗戰前琴人雅集風氣仍盛,往往一琴社
辦雅集,大江南北琴人不辭舟車勞頓而會集於名園廣廈,彈琴吹簫并
以書畫詩文助興,摒除俗務為時數日。政府遷台以還,高雄、台北兩
地仍常有琴人雅集,然限於私人好友相聚而已。民國四十九年,曾由
中華國樂會在美國新聞處址召開古琴雅集,南北琴人多參與盛會。民
國五十九年,台北市琴友自組中華古琴聯誼社,據說雅集兩次後即無
疾而終,實為可惜。

正式演奏會始於民國五十九年,唐健垣君邀集琴友、箏家借師大禮
堂舉辦,蓋其立意欲藉時興之「箏」以引介「古琴」為人樂知也;迨
及民國六十年夏天,在吳宗漢師領導下,唐君復策劃與同門及孫師毓
芹、廖德雄前輩,在實踐堂舉行「琴箏演奏會」
,並以簫、琵琶、大
胡、南胡伴奏,演出籌備慎重,盛況亦出人意表,許多無票的老輩人
士徘徊門外久久不去,表示:
「自離開家鄉已二十多年沒聽到古琴

2

了!」思念之情溢於言表。其後國樂科系琴友於畢業演奏時,常兼有
古琴之彈奏;除台北地區外,民國六十三年起,新竹師專舉辦數屆師
生聯合發表會,筆者及陳管雲皆曾演奏古琴;而梁老前輩赴高屏地區
演出古箏時,亦常邀容天圻先生演奏古琴曲。

純粹古琴音樂演出且陣容最盛大者,當推六十九年初夏的「太古遺
音」
,此會由筆者發起兼策劃,在孫師領導下,同門協力推出。樂評
極佳、新聞界、廣播界前後爭相播報歷時月餘猶不止,遂使我輩對琴
道復興之信心大增。同年仲夏,梁氏父子在中山堂舉行「箏琴欣賞
會」
,入秋,音樂季邀旅美國樂家呂培原開「琵琶、古琴獨奏會」
,一
年有三次公開演出,較之以往可謂難能可貴。今夏,海內外國樂名家
公演,由孫師及梁博士演奏古琴項目;最近梁老舉辦「琴箏和鳴欣賞
會」
,發表箏曲改編之琴曲十二首皆採箏琴齊奏演出,雖云獨創,然
彈琴者水準參差,是為美中不足。

傳播媒體及民間社團對音樂之推廣,向來有極大的影響,報紙方
面,以中央日報刊登次數最多,雜誌方面以近來之新象藝訊最熱衷琴
樂之報導。廣播電視方面,比數年亦勤於播出古琴音樂,其中尤以中
廣華夏笙歌節目製作兼主持人趙婉成小姐最熱心。趙小姐原係琴友,
其取得資料亦最便捷;今夏,更因製播「太古遺音」演出曲目,獲金
鐘獎之殊榮。民國六十七年,中廣公司舉辦連續三次之古琴講座,邀
請孫師主持示範,場場滿座,於琴樂發揚厥功甚偉,亦可見國人對古
琴之嚮往。其他如文藝協會、易經研究會、孔學會、音樂與音響雜誌
社、中國文化研討會以及數所大專院校,亦曾舉辦數次古琴演講及示
範,與會者對琴樂多抱興趣,令人衷心喜悅。

琴海飄蹤

琴海飄蹤

葉紹國著,1975 年 10 月載於朱龍庵先生七秩誕辰詩文集,166-176 頁。

我學琴的經過是由一堆偶然組合的,若說萬般皆由因緣成就,我以為那就是
所謂的「緣」吧!
五十九年初夏,在師大佈告欄裡登出一幅琴箏演奏的海報,當時,我很高興
自己能有機會聆聽箏家的演奏,然而這張海報卻伏下我學琴的第一個緣份,使我
接觸到中正、淳厚又優美的大華民族雅樂─古琴。
至今,我仍能憶及當晚的感受,當那低沉渾厚的聲音出現時,我禁不住一股
腦兒的就喜歡上它了,那聲音好似由我心裡淌出來的,又好像來自我最熟悉的地
方,對了,那就是回到「家」的感覺,隱然間,對自己正熱衷的「箏」有一絲不
及之感。當時箏情正濃,我還不想半途而棄,而以一教育系的學生兼學兩種樂器,
不論是從時間、經濟上都是一種奢望;可是,當離開會場時,我見節目單上吳宗
漢教授的照片,腦裡閃過一念:
「也許哪天會遇見他」
。不料,半年後我們不但見
了面,還有緣忝列他的門牆。
初見吳師是在其晉江街寓所,那時,我原是為學校社團延師教箏的,樂友葛
敏久告訴我,陶筑生必參加當天下午的雅集,我正苦無處找他,便跟隨葛去,進
門後見有熟人心寬不少,吳師起座迎客,並端詳我,這位傾慕已久的老前輩,頎
長白晰、嗓門甜潤、步履稍不健、想年輕時必很清俊。公事剛談畢,琴聲已起,
很自然的,我便留下來了。十餘人全屏息諦聽,四壁迴盪著琴聲,悅耳極了;在
乳白色燈光的襯托下,那份安詳、靜謐、和平,使我通體舒適;在琴聲起落中,
過兩三個鐘頭渾不自覺。中間,吳師母告訴我,吳師囑我務必留下晚餐,因聽得
過癮,亦不捨半途離去,也顧不得唐突了。雅集後,有人彈琴助興,我也跟著摸
琴摸箏;餐畢,大家忙著收拾離去,吳師過來告訴我,他希望我學琴並樂意收我
為學生,剎時,我非常驚喜,但只表示來日必學。辭別吳師後,我與樂友沈一忠
同道,我告以實情,沈說他正有架古琴,久置未彈,可暫借無虞。我聽了好高興;
心裡有了底,陰曆年前到唐健垣處,詢及學費,不料下學期開學後,突接吳師信
邀我到他家,原來吳師教我不用擔心學費,於是就這樣因緣湊巧的學琴了。
吳師夫婦(已屆七十)對學生很愛顧,可是教學態度卻很認真,督促很嚴格,
初學以為苦,每週授課一小時,他必事先備妥雙琴,正襟危坐,一絲不苟的對坐
教,由於他曾患中風,左手未全復元,一段段教來有點吃力,但仍可感及其功力
之沉厚。吳師雙手修長端厚,談姿甚佳,在其督導下,我也不敢鬆懈,回到家幾
乎每天都要練,稍有懶散,手見疏陋,吳師便會面帶微慍。因此每次去上課,都
有點緊張;由於我非專修國樂的學生,平素有課業負擔,又有社團責任,能挪出
來彈琴的時間已不多,加以沒有適當的環境,學來備感艱困;初學半年,我住在
三席半兩人住的房間裡,連適當的掛琴處都沒有,白天琴聲小而無韻,因此總在
夜晚,借房東的飯廳彈琴,頗怡然自得,可惜好景不常,房東、室友、鄰舍嫌我

1

半夜彈琴,傳聲綿遠,擾人清夢,於是只好儘量把時間挪早縮短,致樂趣大減。
除此之外,還有數大不便,第一就是手指痛,尤以大指邊為然,彈琴時間多了甲
邊磨得疼、或起泡、或下指不當而拉破皮、即使你彈得高興也不能不住手,不過,
這種現象忍過皮上生繭後便沒問題了。第二是沒勁上琴絃,每當琴絃鬆斷,便得
四處找人幫忙,勞師動眾不說,自己也覺得很不方便。第三便是「三日不彈,手
生荊棘」
,尤對初學者為然,我們總難免因事耽擱,幾天不能彈,再彈就覺生澀
乏味,由於這許多因素,學琴很容易半途停頓,這時尤須以意志力克服之。剛學
時,我便趕上了一場演奏會的籌備,我被吳師派定在「普庵咒」一曲中敲木魚,
因此,必參加雅集,耳濡目染,得到很多益處,後來我所從學的孫毓芹先生,也
就是在這時候熟識的。
夏天過後,琴主因故須索回,我就這樣停了半年,直到買入一架新琴後,從
此內心安舒。那時我與兄嫂同住,有自己的房間,每晚唸書累了便彈琴,冥心靜
氣,彈至深夜,更覺滿室生輝、興味盎然,長此積累,手下漸有進步,精神也很
愉快,在此期間,我購入一架音色較佳的港琴,甚喜常彈,久後,竟發現自己的
指音變得浮弱。考其原因,始知與用琴有關,港琴音量大,夜半聲遠,輕輕下手
已足聞,手可免痛,自不求穩實,因此,我覺得初學,無須用好琴,尤應避免用
大聲的琴。此外,我又添置了一架錄音機,以便常聽錄音帶,而且可用來校正錯
誤,錄音機可把彈琴的缺點很忠實的暴露出來,我以為有心人應備一架。
吳師很鼓勵學生上台演奏,初時我不明其故,但自參加(61)年文藝協會邀請
的古琴演說與彈曲示範演出後,始領教其益,平時我們練習總難免任性隨便些,
或藉口自娛,或流於自滿,一旦要上台,託辭文飾全得遁形,對已便毫不容情的
苛求起來,於是對每一細節總要再三斟酌訂正,直到完全無誤、韻味已足方休,
曲子彈得越好,對古琴的興味就愈濃,而且學習態度的遷移,尤有助於以後的學
習,因此上一次台,真實所得實在台後,上台對惰性是一劑良藥。
平時琴友相聚中,偶聞中南部老琴家的大名,心生好奇,想一窺管外的天地,
趁著暑假南遊之際,何不去看看他們?於是我帶著古琴南下,就因這趟,我認識
了義父朱龍庵大人以及胡瑩堂老前輩。義父與先父原是大陸時的老同事,當時我
並不知道,初見他時在警局,其人樸茂威重、兩眼有神、神情裡帶著倔強自負,
我心懷忐忑說明來意,他不但沒起身相迎,還跟我說:
「彈琴乃為修身、非為酬
酢」
,我暗叫不妙,此趟怎可白來,因此定神鼓氣回道:
「然琴可為知音者彈」

隨後表明琴已帶來,他有點愕然,叫我取琴一彈,曲畢,他老不相信我只學了一
年,經我聲明後,他便帶我回家去了,從此,每年寒暑,我便成為長屁股的小客,
一坐就是半天。
每次我到他那裡去或是聽錄音帶,或彈琴、或論琴事、或教我做人;義父言
談不多,然語多中的,常有真率句,他的威儀,正是「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。」
的典型,他的自負乃由自知而有,
「倔強」正是使他書、畫、琴、詩、拳、劍樣
樣精擅的根源;我很喜歡他的書法,憑著直覺,我以為他的隸、楷有渾厚樸拙氣,
行書又有含蓄蘊藉氣,此非有深厚之學養、修養不能致;他彈琴的味兒與家裡佈

2

置類同,即有儒味,我欣賞他的蕉葉名琴,以其因純雅溫潤,每次一彈變顧自彈
下去,也不知禮讓,他常糾正我的錯誤,有時見我扭不過來,便去翻書,讓我看
了自己領會,我對琴事的看法在他面前不會保留,他的部份論調,我曾認為是上
一輩的古板看法,譬如:他說「學琴不要參用簡譜」
,我當時頗不以為然,如今
學到深處,才能體會其用意,便愈加敬佩他。義父彈琴,取音、下指異常端雅,
令人生羨;他所彈的曲子裡,我最欣賞「秋江夜泊」與「瀟湘水雲」二曲,他彈
「秋江」及幽微澹遠;彈「瀟湘」則心凝神注,意態雍容,大家氣派流洩無遺,
很可惜的是,他擅彈「漁歌」「秋鴻」「胡笳」三大曲,我始終無緣聆聽。由於


我們總相隔很遠,同時我隨孫師學琴已消化不及,重以前途不定,始終沒法認真
的跟他學,我總以他的健碩而大為放心,如今始感世事多變,良機難求。
見瑩翁時,他已七十三高齡,人方方圓圓厚厚的,上留平頭、眉目低垂'一
片祥瑞氣,然步履仍穩健,他為我說琴壇故事,給我不少鼓勵,還跟我說:
「琴
人相見,一見如故」
,臨行前曾建議我去看李傳愛女士。再見他時已是次年夏天,
適他手術過後在家靜養,見我來訪,不顧嗓門沙啞,長談琴壇往事,我怕他言多
傷神,為取琴彈之,誰知,他按捺不住喜悅,蹣跚前來,讚賞有加,我覺得應讓
他多休息,便早告辭,熟料,此別竟成天人永隔。兩個月後由孫師處得知章太師
志遜與瑩翁在數日內相攜辭世,聞之哀感良深。如今,兩位老琴友應在西天對彈
吧!見耆宿凋零,始知吳師苦心,今吳師在美,仍常來信垂詢,可見其關心琴事。
(我見章太師時,他已八十七壽,風骨玉立,雙目瑩澈如高士,孫師請領較益必
用喊,據說太師還精擅易掛。)
(61)年暑假,吳師移居美國,我便再隨孫師學琴,我所喜愛的數曲大半是這
時候學的。孫師個性隨和,年長無眷,又喜歡年輕朋友,致斗室之中客常滿,孫
師教琴比較不拘形式,對學生較客氣,因此做學生的就得自動些,尤要有磨與問
的本事,有時我們會和他爭論,有時他會被我們的瞎問弄得發脾氣。他能書、畫、
金石、易經、卜卦,喜喝酒,尤擅彈琴、造琴與音律;不過他埋怨自己有懶病,
要不然成就會更高些。孫師彈琴重音韻之美、下手有情、指間映趣,大部分的曲
子他都彈得好,但我以為「醉漁」「平沙」二曲最具代表性,他的「醉漁」道盡

曲意,一派慵懶任性迷糊狀,其「平沙」則有悲曠蒼勁之氣象。孫師的幾位學生
都彈的不錯,他曾很快慰的說我們必能青出於藍,他造琴的功夫已由師兄葉世強
承繼去了,葉乃藝術家、心敏而辨音力佳,造琴已有凌駕吾師之勢。至於律呂,
我們一直希望主修作曲的劉貴華能接過來,但願她早日抽空精研。我覺得孫師在
得傳人上,應屬幸運者。
追隨孫師的第二年,我任職新竹師專,兼在聯課活動時間教古琴,得教學相
長之助,領悟不少,至少先把我綁絃的道行給逼出來了;學生們絃斷或鬆了只能
依賴我這老師,硬著頭皮也得綁,上絃須上得緊纔好用,而且須手耳配合,一不
留意便要滑掉重來,音定太高又要斷絃,每為上絃精疲力盡,由於經常綁絃,竟
摸到用勁的竅門,如今竟也綁得不錯,不過綁一套至少仍需兩個鐘頭,十分勞累。
此外還領會到教琴的費事;琴的音位多、指法繁、曲子變化多、琴譜又複雜、若

3

學生天資不夠明敏,初學又沒勤練,常摸不到正確徽位,讓你在旁乾著急,有時
要發脾氣,更何況要求尚不止於此。除了彈奏之外,還得教做配件,如琴薦、琴
軫、絨扣、打繩結等等,總之十分吃力不討好;話雖如此,我仍喜歡教琴,有時
竟錯過餐食,尤其是在自覺教學有成時,或由學生的模仿中反觀得自身的缺失
時,最感快樂,兩年中前後教了七位學生,半數以上能讓我滿意,有一位能悟識
中趣尤屬難得,而且我已知有不少學生想加入琴社,兩年內有此收穫,使我臨去
之際,有點不捨。
「獨學而無友」則易「孤陋而寡聞」
,所幸,我有不少琴友,尤得兩個畏友,
其一是師專同事陳美利老師,以學琴論,她是我的師姐兼學妹,隨孫師習琴甚久,
得師之氣味,甚受孫師鐘愛,我們常湊在一起搶琴彈,並互相指陳利弊,念頭總
是在古琴裡轉,每次經過木材店便找琴材,見靈隱寺的石桌,便打算在此雅集,
見橋下共鳴佳,便想到攜琴橋下彈,日子過得很有趣;其後,我再回師大進修,
她決定接掌琴社,此實新竹師專同學之福。
另一位是容天圻先生,是瑩翁的弟子,能書畫詩文,因其寓所與我家甚近,
每次因假南歸,必到他處彈琴論事,他有一名琴「秋月」
,音渾厚。我們常互為
觀摩,室小外靜、琴韻悠然,常至夜闌,他彈琴有書卷氣,近年愈有進境,由於
時、地、人、器俱全,我總覺得在那裡彈琴最有味道。有一次美國好友高愷岭隨
我彈琴去,隨後,她一直很興奮的告訴我,她未曾聽過比這更美的音樂,她覺得
自己好似置身天堂,內心有說不出的安寧,此話可顯出外國友人對古琴音樂的嚮
往。
學琴以來,樂趣固然很多,苦也亦不少;曾因故停頓,也曾因懶病荒疏。但
從未想到半途而廢,這不僅是感情上的喜愛,更由於理智上的認定,它符合我的
信念:
「把握黃金時代,學習最有價值的東西。」由於雙重的喜愛,故我常為它
的不得志而叫屈,我覺得問題不在其是否深難,而在人們根本不知道有它,它像
是深埋在地底的寶礦,待人發掘,所以每當學校社團要我演出節目時,我寧可捨
棄較拿手又易邀寵的「箏」
,而要演奏「古琴」
,不管如何,至少人們還能知道有
古琴的存在。
不過,上台演奏古琴也有不少困難有待克服。其一,因其音量小,必要用上
好的擴音器,否則琴聲大打折扣。其二為氣候因素,琴絃乃蠶絲繞成,對溫濕度
很敏感,遇潮、熱的天氣,其音悶沉不樂,而且一面彈一面變音,現場若空氣調
節倒好,否則,總要使人提心吊膽。最好的演奏情況是二、三十人繞在小室聽彈
琴,不用麥克風,可保持原味。
我還有個脾氣,即喜歡推己及人,尤對古琴然,故每逢熟人,總竭力推薦古
琴,有客來則放唱片或錄音帶,若有人表示喜歡我的古箏,我就不高興,若嫌琴
不好聽,我就幾乎要生氣,不過,若是好友,我也不氣餒,我會一再找機會慢慢
影響他。若有人與我同好,則待以上賓之禮,久了,我發現很多朋友會主動幫我
解說古琴是什麼,使我對發揚古琴的可能性信心大增,尤其洋人高愷岭總是在她
的朋友圈提起神妙的聽琴經驗。

4

我們這一代有幸接觸到這份文化精華,我們就有責任去接受、擴展並傳遞,
學琴的人已不多,因此,做學生的必要會學,做老師的必要會教,纔不辜負這些
授受的因緣。對於這點,就我親身經歷的感觸,希望與琴友同商。雖然,學逢名
師,師得傳人亦有命在,且不管這些,我以為年輕人常不穩定,有時自命不凡,
有時又懊喪自卑,因此期於做老師的能主動去發掘人才來教,其次,要能因材施
教,善加督導。依我的經驗,吳師的教法最便於琴曲的傳佈,因其依曲性的短長
易難循步,規矩謹嚴,兼用簡譜,因其有法可隨,雖才力不佳,亦可學得,義父
龍庵的觀點乃直指琴心,則必須已有根基者,才情佳兼有恆毅之心者,始能觀其
會通。
至於做學生的,心裡先要有個觀念:
「做學生不但對老師有情意,更要傳師
之學,顯師之名方是大敬。」因此,學習要爭取主動,敢逆師問學,還要有膽識
向老師「討」東西學。學習二要項,一是「勤」
,二是「專」
,不但要眼到、手到、
耳到,更要有「心」「心到」二字自我學琴後才體味得更深,除此外還要細心揣

摩,最好把老師的學全後,再各憑慧心而變。
學琴只有「興趣」是不夠的,還須「志氣」以輔之,先苦後樂之理,當不限
於學琴。學習每到一個階段,總會為自己彈得不好而難過,此乃耳界提高之故,
此時若能努力使手耳協調,則必臻進境,初學在敏巧,學深則須憑學養、個性、
風骨始能表現,由琴音能辨志,乃琴與人合一之故,故義父勉我勤讀書之理在此。
「琴」本身就像個哲人,古人常說其能達「天人合一」之境,教人覺得玄虛,
可是我這初學者偶彈到忘我處,是真有那麼一點感覺。孫師常說琴人類多長壽,
乃因其音韻中正和平,有益身心。又聞一長輩說:始聽彈琴幾欲入眠,乃因其能
滌除煩慮,具寧心定氣之效,以一外國友人能破除時空阻隔那麼深刻的感受,其
理安在哉?劉德義先生編寫的「中國音樂的故事」一書中,幾有一半涉及古琴,
「琴」是我國讀書人的象徵,代表禮樂教化,我們所崇仰的千古聖賢、文士類多
善彈古琴。彈琴者能追隨聖賢之後,何其有幸!過去的琴人不但留下了風範典
型,還給我們留下豐富的琴書、曲譜,面對這樣廣闊精深的文化遺產,我等後學
怎能不深自期許呢!
念及學琴來所曾接觸過的老前輩,覺得他們的風神隨時都在引導著我,在回
顧曾落我身上的扶持與鼓勵,覺得刻骨銘心的感激,相信與我感受相同的琴友,
所在必多,何不也道出您的感受?

活出新舊女性的風采: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

活出新舊女性的風采: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

-為李師傳愛回憶錄序

※ 葉紹國

向李師傳愛從學古琴曲「漁歌」至今已廿五載,她一直是我心中的模範,此

番囑我為她的回憶錄寫序,這份殊榮本是我不配得的,然而這本回憶錄又確實是

因我而起,似乎也不能推辭,故而恭順從命敘說原委以代序文。

2000 年秋冬正逢世紀之交,我在華人自然科學史研討會上遇到專攻現代史

的卓遵宏教授,他提起在國史館專職任上正推動「走過當代歷史」的專案,他問

及就我認識的人物中有無適於研究的對象。這項專案欲邀集文、史、社會科學家

去研究那些在歷史洪流中曾具有關鍵地位的、有影響力的人,或在某個產業或行

業中有傑出表現的人,想藉由他們經歷的事跡,從他們所見聞的時局事象來補充

大歷史記事的不足,也可拼湊出大時代完整的圖像。所研究的對象不分男女存

歿,可以個案生活史、口述歷史,個人回憶錄等各種形式書寫。事後他還把已有

的研究範例讓我瀏覽,也知道已有多名早期來台的黨政興革者列在預定名單中。

當時,我想到幾位古琴界的前輩師長,如胡瑩堂、章志蓀、吳宗漢、孫毓芹

等,他們把古琴藝術帶到台灣來,負有興廢繼絕之功,因而想到將他們的生命史

與那個時代的變遷做結合,同時可藉此把琴界的面貌公諸於世,這是既有規劃研

究所欠缺的面向,因此這個構想很快受到認可。

研究的題目構想固然不差,但研究是否可行卻需要考量,當時這四位先進皆

已作古,只有兩位師母尚在,但一在高雄,一在美西,而弟子們四處散居,要為

他們作傳十分不易。身為專職教授,教學與研究的負荷相當沉重,以社會科學學

域的素養去做歷史研究多少有點隔閡;再環顧師門及同好,有能力一同做研究的

人可謂絕無僅有,何況時間與意願都不能配合,當時我即將申請升遷正教授職

級,許多研究論文都在發表過程中,而卓教授希望我在兩年內完成研究並出版以

配合他的退休時辰,顯然,時間急迫難以完成這個複雜的任務。

1

我想到逝者已矣,涉及的人事物難以查考,何不縮小範圍並就生者戮力呢?

當時我正教授通識教育的性別相關課程,有感於女性地位的卑弱,苦於女性楷模

的欠缺,同時也想到國史館預定的研究對象極少女性,從傳統史觀及男性的價值

標準來看,女性與豐功偉業、重要史蹟是很難有什麼關聯的,除非緣夫攀子才能

沾到邊。女性是沉默的背景,她們的生命事跡藏在每一個人的生命史中,角色重

要、墨色渾厚,可是卻不被看見、不被聽見。自古及今,男性英雄們輪番登堂、

各擅勝場、唱作俱佳、彩色鮮明,而女性卻不見身影,通常只能躲在角落掩面嘆

息。當今女性逐漸擺脫傳統的宿命,漸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,可是能形諸於文

字的仍少得可憐。既然整部歷史都是男兒天下,那麼把眼光放在諸多優秀的女性

身上,讓她們放情述說豈不也正是補充歷史的大欠缺、協助拼湊完整的歷史圖像

嗎?

自傳與回憶錄,是個人對其生命歷程的詮釋,同時記錄著他眼底所見的人

物、思想、行事及生活世界,它是歷史的一部份,但也是「歷史」不及顧全的一

部份。前人的行事可為後人的鏡鑑,不一定須要豐功偉業,豐功偉業常是大時代

少數人獨特的際遇;對絕大多數的人如你我,都是在時代的浪潮中載浮載沈,如

果能够盡心盡力盡性活得精采,其事跡即足以示範於後人。

近十餘年來,由於社會民主與婦運思潮的影響,有些女性開始書寫自己的生

命故事,其中如邱瑞穗(1993)的「異情歲月」
、范麗卿(1995)的「天送埤之

春」
、蕭曼青(1996)的「像我這樣的母親」允稱箇中翹楚。這些祖母級的老前

輩把一生的遭遇、家國的動亂融合於書中,因此我們得以看到在同一時代、不同

的角落、不同的個人特徵及不同的際遇所鋪陳的精采故事,這些女性憑其遠見、

堅毅、慈愛、勤奮、不肯自限的特質,即使在離亂的世局、困頓的處境,也能因

應得宜、堅忍以度,終能脫困而出,其生命經驗的厚度、份量、質感都令人動容。

李師傳愛的生命故事相形於這三位,悲情困苦較少,和樂較多,但其精采亦遑不

多讓,適可顯出生活世界多樣化的真實。

綜觀她的一生有幾樣當時女性不易得見的幸運,其一,幼承思想開明的父親

2

給予栽培的機會,使她不必受傳統婦女所受的箝制與限制;其二,求學階段得到

良師益友,在心智、才能與情感上皆得到良好的發展,因而深具信心;其三,少

時國術、體育的鍛練,養成健全的體魄;其四,她得到真心相愛的賢良夫婿,建

構一個好家庭,故而物資雖不豐裕,精神卻無比奮發;其五,當她創業時,丈夫、

兒女個個同心協助,因而創業有成澤及子女孫輩。當然,這些幸運也都與她的人

格特質有關,她有新女性的智慧、勇敢、創新、豁達、奮發進取、自立自主的精

神,又有舊時代女性含蓄、圓融、慈愛、包容、自我奉獻的精神。

她年輕時遭逢家變與動亂,放棄深造機會,守護母親提攜弟妹不遺餘力,同

時建立一個夫妻情深、子女和樂的幸福家庭;在世局動亂中她身為海軍眷屬獨立

扛負兩家三代人的生死安危遷徙奮鬥;她的教職生涯深受器重,卻為兼顧家庭之

需數度進出職場;甚至在家計困窘時,接家庭手工貼補家用;她不因此自限,又

進而學習洋裁、製圖,開設縫紉補習班以紓困。她的一生多才多藝,好學不倦,

奮發上進、永不止息。列舉所得,她從小學拳劍也學刺繡,入學體育也學鋼琴、

繪畫並立下根基,成年後又學古琴、洋裁、國畫、人造花,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她曾開裁縫班嘉惠軍眷們;在教職退休之後創新「人造花」事業,以絹絲造花取

代塑膠花並成為商品買賣;不斷創新精進的結果,事業從台灣奠基並發展到美

國,再展延到大陸,因其得道多助,丈夫、兒女、媳婿皆合力追隨幫助她的事業,

以致產品得以行銷全世界。待其年高喪偶後,遠赴美國,漸次退居幕後,仍本著

一貫自主自立的精神,謝絕子孫奉養,進住老人公寓,再學開車、英文、油畫、

古箏。

2001 年為了撰寫回憶錄,她先去學電腦,再親手為文打字成稿,成稿時已

年滿八十八高齡。同年又隻身回台灣參加孫子的婚禮。在之前,她以八十餘高齡

攜帶所繪幾丈長的百美圖到大陸裝裱,其後又自行攜帶所藏古琴到上海修護,還

尋訪年少時就讀上海兩江女子體專的校長及同學等,這種善與人同、老而彌堅的

精神,令人佩服。在其回憶錄中敘及亂世中夫妻同心協力的深情,朋友、同窗,

親友間互相扶助的真切,對陌生人見義勇為的欣賞與感謝,都非常深刻,也論及

3

某一次家庭遷徙的決策失誤的影響,及遭遇困難時如何思考取決等,在在都能發

人省思。

另外,李師傳愛在書中鮮活的描繪出一個仁厚、慈藹、謙沖、勇敢、盡責、

無私、有為有守、不伎不求的男性─我的師丈,海軍兵器專家周厚恆先生;他一

樣走過新舊兩代,活出一個「新男性」也是「舊男性」的典範,無怪乎李師對其

既愛又敬並以他為榮為傲;民國 57 年他們榮登高雄幸福家庭模範,可謂實至名

歸。一般傳記多側重艱難困苦不幸的例子,卻少有人執寫幸福美滿之道,吾師這

本書又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。我以為李師傳愛活出了新舊兩代女性的典範,她

的一生能創能享、健康喜樂圓滿,既獨立也融合,在人際間總能衡情量理、進退

得宜。如今她已年過九十高齡,而兒孫個個賢孝,對她敬愛有加;她的花藝事業

不僅後繼有人,而且發揚光大;她的生命圖像彷彿是倘佯在一個風和日暖、花團

錦簇的園林(世界)裡,充滿安祥喜悅,這樣的人生豈只是令人崇敬而已,我們羨

慕莫名。

昔日漢朝劉向為有才德之女子立傳,有一善可錄,便為之贊頌,並列舉有辯

才者,甚且及於有害社稷之女子以昭烱戒。李師傳愛的才德之善遠在劉向的標準

之上,她卻自謙為「平凡」之人,不想將回憶錄送國史館審閱,只想留下她的教

導供子孫紀念,這就如同范麗卿以為她的個人日記僅供自賞,出版後卻感人肺腑

而熱銷。如果她的人生是「平凡」
,那麼認同並追求這樣的「平凡」應該是所有

人今生的共同願望,那麼她就是一個所有平凡人的楷模典範─一個既平凡又偉大

的女性,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。我曾向婦運前輩,高堂老母及史學學者等等提

及李師傳愛的故事,莫不豎起拇指嘖嘖有聲。如今她親自執筆寫下一生的經歷,

同時也替史家留下當代的史料,而國史館的立傳標準也將因而改變了。

※ 序文作者: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教授

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創始主任、諮商輔導組主任

「太古遺音」古琴音樂會及「台灣組曲之夜」音樂會的製作人

「淡江心影藝術歌曲集」的歌詞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