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藝師孫毓芹古琴紀念室

2011年4月3日星期日




发帖者 蘭陵琴社 古琴教学 时间: 07:28 没有评论:
通过电子邮件发送BlogThis!分享到 X共享给 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
较新的博文 较旧的博文 主页
订阅: 博文 (Atom)

关注者

博客归档

  • ►  2015 (2)
    • ►  九月 (2)
  • ▼  2011 (18)
    • ►  十一月 (2)
    • ►  九月 (4)
    • ▼  四月 (1)
      • 无标题
    • ►  三月 (7)
    • ►  一月 (4)
  • ►  2010 (1)
    • ►  十二月 (1)

我的简介

我的照片
蘭陵琴社 古琴教学
陳雯
1961年出生於台灣,自幼喜愛音樂,在父親的影響及偶然的機緣下,於14歲時開始師從馬錦鑾老師學習古箏。1977年以古箏考入國立藝專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前身),進入國樂科後,在學校的安排下轉主修古琴,由王海燕教授啟蒙,1979年轉入古琴耆宿孫毓芹教授門下修習至1982畢業。同年進入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主修古琴。1985年畢業後,留校擔任古琴講師,並任教於華崗藝術學校,國立藝術學院等校。1991年進入水晶唱片公司擔任音樂製作,並於臺北空軍廣播電台主持音樂節目。1987年擔任和真琴社社長一職至1990年。1995年移居馬來西亞吉隆玻,創辦青山藝術學院,2001年辦音揚藝術中心,從事華樂藝術的教學及推廣工作。96年起擔任第五台華夏之聲節目撰稿人。2000年進入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修讀碩士學位,2009年進入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文化創意學院中文系博士候選人。2009年受聘於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。2013年受聘任教於台灣交 通大學音樂研究所。曾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高天老師學習音樂治療學,隨台灣林俊良老師學習催眠及心靈輔導。

藝術風格雖受梅庵琴派王海燕師啟蒙,卻更深受孫毓芹老師的影響。孫師在大學畢業獨奏會節目單上評述:‘雖在音樂科班院校制度下訓練,但由於接受傳統的授業形式,除了有完整的教育外,相容傳統琴樂的風格’。

作品
1996 發表‘台灣四十年(1946-1985)古琴發展調查報告’(北市國樂123:3-8)
1991 孫毓芹古琴紀念CD專輯(行政院文建會)
1992 陳國興〈山花春〉古箏CD專輯(水晶唱片公司)
1994 吳釗〈憶故人〉古琴CD專輯(晨曦出版社)
1995發表‘曹東扶先生生平簡介’(北市國樂)
2000 弦外之音-陳雯古琴獨奏集(青山藝術中心)
2003孫毓芹傳(行政院文建會傳統藝術中心)
2006發表‘淺探 “琴聲”、“琴派”及“琴社(琴會)”之衍變及對古琴藝術發展之關聯 性’(北京古琴研討會)
2008中國古代音樂的社會功能觀概述(未發表)
2008 碩士論文‘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in Malaysia- A Case Study in the Klang Valley ’ (UM馬來亞大學)
2008 弦歌-陳雯琴歌專輯(觀念音樂製作公司)
2010 廈門國際古琴研討會發表文章《民族藝師孫毓芹先生古琴紀念室館藏古琴》
2014 博士論文 ‘溪山琴況演奏實踐美學研究’(馬來西亞 UTAR拉曼大學)
查看我的完整个人资料
“朦胧雅致”主题背景. 由 Blogger 提供支持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