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9日星期三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下)

Gmail Calendar Documents Photos Reader Web more ▼Sites

Groups

YouTube

Images

Videos

Maps

Translate

Scholar

Blogs

Realtime

even more »
lanlingqs@gmail.com | Settings ▼ | Sign outDocuments settings

古琴與精緻文化(下)

葉方龢

中華日報副刊 71.1.20

造琴製絃

琴人之培養,琴樂之推廣,皆有賴良好琴器之供應,所謂「工欲善
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者也。遷台早期無琴無絃可用,此現象一直持續
到四、五年前;根據琴府琴人錄所載,台灣最早做琴者首推孫師毓芹。
其次是胡瑩堂先生於民國五十二年指導容天圻先生與工匠蘇爰林合
造一琴名「海潮音」
。後繼者有福玉華樂器店、陳先進工藝社,惟二
家造器不合法制,全然無法顯示琴音之美。孫師有鑑於此,特購梧桐
木,根據與古齋琴譜所載精心研究,對琴音之分析精闢入微,曾親製
雲韶、廣長舌、玄瑜、佛音等琴,舉凡古琴之病,一經孫師手則必然
病除,自此十餘年經孫師悉心教導而製琴有成者,有唐健垣、葉世強、
林立正、吳宏銘諸君,及趙璞先生及其子趙元成君。

孫師教授造琴盡傳所學,常為一音之差而重剖琴腹修訂之。猶記得
葉兄造琴時,每攜新造之琴求教於孫師,師徒二人廢寢忘食,莫不研
究淋漓盡緻而後已;蓋造琴工藝自成一道,無論選材、厚薄、弧度、
漆灰、磨面、鑲徽、製龍齦、膠合及諸琴制等在在繁複而精緻,為他
種樂器望塵莫及。此何以自古名琴被視為天下名器;亦何以晉琴、唐
琴至今猶完好可用,而宋明之琴所在多有之故。

葉兄原是藝術家,造琴如藝術創作,磨造過程全憑手工,其於選材
之精、琴制之美、琴音之善,雖明朝古琴之中品無以出其右,故能享
譽海內外。唯其製琴、嘔心瀝血,一年至多不過兩張,琴友訂琴雖翹
盼多年猶不可得。林君造琴,經七年艱苦,於技法純熟後,部分參用
科技工具,速度稍快,近年年產可達十琴,而其產品精良直追葉兄之
後,尤以漆灰之調製研究有獨步之心得,至此國內琴荒始解。吳賢弟
於藝術創作及修禪之餘始學造琴,初造一張,費時一載,辛苦備嘗,
其琴形制,聲音盡得樸雅圓潤。趙氏父子以造國樂器之基礎就教於孫
師,造琴雕鏤精細,據云音色亦佳。唐兄最早從師學,六十一年曾以
容氏致贈之琴材斷寒泉、漱玉、飲水三琴,當時頗富令名,近年負笈
美洲,不造久矣!

除孫門外,義父在世亦曾指導工匠製琴數張以供初學,容天圻先生
亦教導簡良讚、陳清俊、康維人三人 琴,共有十餘張,以容君曾親
自造琴且參古法,在其指導之下品質必不差,余憾未曾親聆其精品;


最近新竹鄭文卿君,公餘悉遵古譜、自行摸索造琴,初製二張音色亦
稍有可取,由此知若能精心研析,亦可造琴自用。

製絃方面:據文獻記載,在台灣余義父母朱龍庵伉儷最早精研古
法,自製琴絃,義母嘗謂我:
「以手工製絃、艱困難成,往往一日不
過二絃。」筆者初習琴時,琴絃仰給於香港,不但品質粗糙,且時有
時無,四、七兩絃易斷,無以補給,則以等細之釣魚絲暫代之;尼龍
絃振幅小、音波短,彈琴往往不得餘韻;近兩年經海外琴友幾番週折,
始得較精細之杭絃,然亦非隨時可供應;以台灣偌大之區,琴絃不能
自給究非上策,於是孫師年前特託其習科學之道友王徵士先生,參研
古法而輔以科學技術,以便質佳而量眾,王老前輩遂以不同材料組成
數種琴絃,今已初試完成,曾邀數琴友試鼓之,以辨音質之良窳;眾
以為最佳者,乃遵古法所製之蠶絲絃也。

蠶絲製絃以律呂數為準則,其音聲樸美、自然而圓潤,久聽不厭膩
煩躁,可以滌盡凡慮;士大夫據以為修身之器,其來有自。近年,大
陸上流行使用金心纏絃,其優點為音量稍大,音質華麗,可耐潮,然
而夾雜金屬殺伐之氣,不耐久聽,且有失古琴原味;余以為演奏會若
採用此絃,透過擴音器,正可減除左手擦絃聲,效果易彰;若為彈琴
自賞,則屬等而次之;若如梁文所云為琴上加裝擴大器,不僅破壞琴
音之美,且將彈琴宣和養素之宗旨欺凌殆盡,筆者以為極不可取。

琴書譜之編印

十年前,學琴者除向授課老師索譜抄錄外,街坊甚難覓得琴書譜,
遷台早期,章太師曾編篡研易習琴齋琴譜,韓鏡塘先生曾縮版印琴學
入門、春草堂四均,平沙、陽關三疊數種版本,流水譜、琴操等小冊,
供琴友使用,然數量甚少且流傳不廣,待筆者習琴時,早已不見蹤影。
彈琴者欲考查作曲年代、創作者、琴制、琴律等諸多阻滯,唐健垣君
有鑑於此,於民國五十九年起攜其賢室賴詠潔女士,遍訪琴人事跡,
商借古本琴論、琴譜;甚至向國立中央圖書館借善本琴譜,親自彩繪
精鈔,夫婦二人歷經生活拮据、心力交瘁之苦,費時四載,終編篡成
「琴府」大書,約三千頁,其內容包羅唐宋明清以迄民初各代琴譜、
論十餘種,琴文近百篇,以及近代琴人錄一卷,更將著名琴曲譯為簡
譜以利後學,凡偽書、訛刻、版本同異悉經校刊;此書將成,商得聯
貫出版社勉為其難代為付梓;不料消息傳揚後,備受矚目,海內外公
私訂購絡繹於途。今學琴者人手一套,視為不可輕離之寶典;原視為
偏僻冷門之書,已不只再版一次,此萬非當初所能逆料,而唐君對琴
學保存發揚之功,難有望其項背者。


除琴府外,國內目前可購得之琴譜尚有:
「梅庵琴譜」
再版本影印,
由香港書局出版;明、張廷玉所輯「新傳理性元雅」
,世界書局印行;
明、嚴澂輯「松絃館琴譜」
,清、程雄輯「松風閣琴譜」皆係商務書
局四庫本 以及學藝出版社出版梁銘越先生著述之學位論文。

就上四項所述,可證十年以還,琴人前仆後繼、蓽路襤褸之功,早
期鄭穎孫琴家攜琴避居台灣,只能目識琴中趣,不得手勞絃上音之窘
境,已非今日琴友所能想像。然而面對琴道之悠遠高明,琴人絲毫無
法以現狀為安。在我國音樂史上,古琴歷史之悠久、文化象徵之鮮明,
典籍、文物留存之豐富,蔚為我國音樂藝術之瑰寶,當今中國樂器中,
「古琴」獨受中外民族音樂學家之重視;然而,環顧國內,目前卻無
一專司機構研究整理,也無專門的民間團體倡導規劃、紮根、推廣的
工作,幾全任憑琴友個別擔負;在社會進步日新月異之時,琴道復興
宛如蝸牛徒步,如今琴家皆已近古稀,新生代(琴齡十年左右)多只
三十齡許,平素琴友務其正業分散各地,即專攻之琴友亦須賴教他種
樂器維生。面對此景,不禁令人心情沉重;發揚琴道之路途原本漫長,
今後我輩琴人承先啟後之責任將更形艱鉅,惟亦深盼有關機構能及時
重視此精緻文化,善加扶植發揚,則為我民族音樂之幸。
--紹國于淡江大學會文館,1982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