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9日星期三

活出新舊女性的風采: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

活出新舊女性的風采: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

-為李師傳愛回憶錄序

※ 葉紹國

向李師傳愛從學古琴曲「漁歌」至今已廿五載,她一直是我心中的模範,此

番囑我為她的回憶錄寫序,這份殊榮本是我不配得的,然而這本回憶錄又確實是

因我而起,似乎也不能推辭,故而恭順從命敘說原委以代序文。

2000 年秋冬正逢世紀之交,我在華人自然科學史研討會上遇到專攻現代史

的卓遵宏教授,他提起在國史館專職任上正推動「走過當代歷史」的專案,他問

及就我認識的人物中有無適於研究的對象。這項專案欲邀集文、史、社會科學家

去研究那些在歷史洪流中曾具有關鍵地位的、有影響力的人,或在某個產業或行

業中有傑出表現的人,想藉由他們經歷的事跡,從他們所見聞的時局事象來補充

大歷史記事的不足,也可拼湊出大時代完整的圖像。所研究的對象不分男女存

歿,可以個案生活史、口述歷史,個人回憶錄等各種形式書寫。事後他還把已有

的研究範例讓我瀏覽,也知道已有多名早期來台的黨政興革者列在預定名單中。

當時,我想到幾位古琴界的前輩師長,如胡瑩堂、章志蓀、吳宗漢、孫毓芹

等,他們把古琴藝術帶到台灣來,負有興廢繼絕之功,因而想到將他們的生命史

與那個時代的變遷做結合,同時可藉此把琴界的面貌公諸於世,這是既有規劃研

究所欠缺的面向,因此這個構想很快受到認可。

研究的題目構想固然不差,但研究是否可行卻需要考量,當時這四位先進皆

已作古,只有兩位師母尚在,但一在高雄,一在美西,而弟子們四處散居,要為

他們作傳十分不易。身為專職教授,教學與研究的負荷相當沉重,以社會科學學

域的素養去做歷史研究多少有點隔閡;再環顧師門及同好,有能力一同做研究的

人可謂絕無僅有,何況時間與意願都不能配合,當時我即將申請升遷正教授職

級,許多研究論文都在發表過程中,而卓教授希望我在兩年內完成研究並出版以

配合他的退休時辰,顯然,時間急迫難以完成這個複雜的任務。

1

我想到逝者已矣,涉及的人事物難以查考,何不縮小範圍並就生者戮力呢?

當時我正教授通識教育的性別相關課程,有感於女性地位的卑弱,苦於女性楷模

的欠缺,同時也想到國史館預定的研究對象極少女性,從傳統史觀及男性的價值

標準來看,女性與豐功偉業、重要史蹟是很難有什麼關聯的,除非緣夫攀子才能

沾到邊。女性是沉默的背景,她們的生命事跡藏在每一個人的生命史中,角色重

要、墨色渾厚,可是卻不被看見、不被聽見。自古及今,男性英雄們輪番登堂、

各擅勝場、唱作俱佳、彩色鮮明,而女性卻不見身影,通常只能躲在角落掩面嘆

息。當今女性逐漸擺脫傳統的宿命,漸漸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,可是能形諸於文

字的仍少得可憐。既然整部歷史都是男兒天下,那麼把眼光放在諸多優秀的女性

身上,讓她們放情述說豈不也正是補充歷史的大欠缺、協助拼湊完整的歷史圖像

嗎?

自傳與回憶錄,是個人對其生命歷程的詮釋,同時記錄著他眼底所見的人

物、思想、行事及生活世界,它是歷史的一部份,但也是「歷史」不及顧全的一

部份。前人的行事可為後人的鏡鑑,不一定須要豐功偉業,豐功偉業常是大時代

少數人獨特的際遇;對絕大多數的人如你我,都是在時代的浪潮中載浮載沈,如

果能够盡心盡力盡性活得精采,其事跡即足以示範於後人。

近十餘年來,由於社會民主與婦運思潮的影響,有些女性開始書寫自己的生

命故事,其中如邱瑞穗(1993)的「異情歲月」
、范麗卿(1995)的「天送埤之

春」
、蕭曼青(1996)的「像我這樣的母親」允稱箇中翹楚。這些祖母級的老前

輩把一生的遭遇、家國的動亂融合於書中,因此我們得以看到在同一時代、不同

的角落、不同的個人特徵及不同的際遇所鋪陳的精采故事,這些女性憑其遠見、

堅毅、慈愛、勤奮、不肯自限的特質,即使在離亂的世局、困頓的處境,也能因

應得宜、堅忍以度,終能脫困而出,其生命經驗的厚度、份量、質感都令人動容。

李師傳愛的生命故事相形於這三位,悲情困苦較少,和樂較多,但其精采亦遑不

多讓,適可顯出生活世界多樣化的真實。

綜觀她的一生有幾樣當時女性不易得見的幸運,其一,幼承思想開明的父親

2

給予栽培的機會,使她不必受傳統婦女所受的箝制與限制;其二,求學階段得到

良師益友,在心智、才能與情感上皆得到良好的發展,因而深具信心;其三,少

時國術、體育的鍛練,養成健全的體魄;其四,她得到真心相愛的賢良夫婿,建

構一個好家庭,故而物資雖不豐裕,精神卻無比奮發;其五,當她創業時,丈夫、

兒女個個同心協助,因而創業有成澤及子女孫輩。當然,這些幸運也都與她的人

格特質有關,她有新女性的智慧、勇敢、創新、豁達、奮發進取、自立自主的精

神,又有舊時代女性含蓄、圓融、慈愛、包容、自我奉獻的精神。

她年輕時遭逢家變與動亂,放棄深造機會,守護母親提攜弟妹不遺餘力,同

時建立一個夫妻情深、子女和樂的幸福家庭;在世局動亂中她身為海軍眷屬獨立

扛負兩家三代人的生死安危遷徙奮鬥;她的教職生涯深受器重,卻為兼顧家庭之

需數度進出職場;甚至在家計困窘時,接家庭手工貼補家用;她不因此自限,又

進而學習洋裁、製圖,開設縫紉補習班以紓困。她的一生多才多藝,好學不倦,

奮發上進、永不止息。列舉所得,她從小學拳劍也學刺繡,入學體育也學鋼琴、

繪畫並立下根基,成年後又學古琴、洋裁、國畫、人造花,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她曾開裁縫班嘉惠軍眷們;在教職退休之後創新「人造花」事業,以絹絲造花取

代塑膠花並成為商品買賣;不斷創新精進的結果,事業從台灣奠基並發展到美

國,再展延到大陸,因其得道多助,丈夫、兒女、媳婿皆合力追隨幫助她的事業,

以致產品得以行銷全世界。待其年高喪偶後,遠赴美國,漸次退居幕後,仍本著

一貫自主自立的精神,謝絕子孫奉養,進住老人公寓,再學開車、英文、油畫、

古箏。

2001 年為了撰寫回憶錄,她先去學電腦,再親手為文打字成稿,成稿時已

年滿八十八高齡。同年又隻身回台灣參加孫子的婚禮。在之前,她以八十餘高齡

攜帶所繪幾丈長的百美圖到大陸裝裱,其後又自行攜帶所藏古琴到上海修護,還

尋訪年少時就讀上海兩江女子體專的校長及同學等,這種善與人同、老而彌堅的

精神,令人佩服。在其回憶錄中敘及亂世中夫妻同心協力的深情,朋友、同窗,

親友間互相扶助的真切,對陌生人見義勇為的欣賞與感謝,都非常深刻,也論及

3

某一次家庭遷徙的決策失誤的影響,及遭遇困難時如何思考取決等,在在都能發

人省思。

另外,李師傳愛在書中鮮活的描繪出一個仁厚、慈藹、謙沖、勇敢、盡責、

無私、有為有守、不伎不求的男性─我的師丈,海軍兵器專家周厚恆先生;他一

樣走過新舊兩代,活出一個「新男性」也是「舊男性」的典範,無怪乎李師對其

既愛又敬並以他為榮為傲;民國 57 年他們榮登高雄幸福家庭模範,可謂實至名

歸。一般傳記多側重艱難困苦不幸的例子,卻少有人執寫幸福美滿之道,吾師這

本書又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野。我以為李師傳愛活出了新舊兩代女性的典範,她

的一生能創能享、健康喜樂圓滿,既獨立也融合,在人際間總能衡情量理、進退

得宜。如今她已年過九十高齡,而兒孫個個賢孝,對她敬愛有加;她的花藝事業

不僅後繼有人,而且發揚光大;她的生命圖像彷彿是倘佯在一個風和日暖、花團

錦簇的園林(世界)裡,充滿安祥喜悅,這樣的人生豈只是令人崇敬而已,我們羨

慕莫名。

昔日漢朝劉向為有才德之女子立傳,有一善可錄,便為之贊頌,並列舉有辯

才者,甚且及於有害社稷之女子以昭烱戒。李師傳愛的才德之善遠在劉向的標準

之上,她卻自謙為「平凡」之人,不想將回憶錄送國史館審閱,只想留下她的教

導供子孫紀念,這就如同范麗卿以為她的個人日記僅供自賞,出版後卻感人肺腑

而熱銷。如果她的人生是「平凡」
,那麼認同並追求這樣的「平凡」應該是所有

人今生的共同願望,那麼她就是一個所有平凡人的楷模典範─一個既平凡又偉大

的女性,不必悲情不必豐功偉業。我曾向婦運前輩,高堂老母及史學學者等等提

及李師傳愛的故事,莫不豎起拇指嘖嘖有聲。如今她親自執筆寫下一生的經歷,

同時也替史家留下當代的史料,而國史館的立傳標準也將因而改變了。

※ 序文作者: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教授

曾任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創始主任、諮商輔導組主任

「太古遺音」古琴音樂會及「台灣組曲之夜」音樂會的製作人

「淡江心影藝術歌曲集」的歌詞作者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